篡改、干擾、逃避……監測數據造假擺爛花樣多,背后問題和機會是啥? 6月9日,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中也出現不亞于以往 “撒藥治污”干擾監測結果的惡劣案件。環境監測數據一旦造假失真,不僅會讓企業在虛假數據的掩護下不加節制地排污,加重環境污染,而且會誤導監管部門的決策和環保應對,給環境保護造成其他負面影響。
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的構成及計算 污水廠正式投產后其污水處理成本構成比較復雜,其主要包括了動力成本、折舊攤銷成本、人工成本、維修維護成本、污泥處理處置成本、藥劑費用、其他成本,這些成本構成了污水廠運營的基本費用,下面逐一介紹。
污水廠喝上郎酒了?污水資源化還能這么走 繼2021年初,發改委等十部委出臺《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后,污水資源化該如何展開,如何有效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成為行業關注焦點。目前來看,酒類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的珠聯璧合,已經在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道路上做著有效探索,但在具體操作中還有不少管理風險。
“十四五”北京市污水怎么處理?最新規劃出臺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水務局聯合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00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率達到98%,農村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到2035年,全市城鄉污水基本實現全處理,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70%以上,全面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置。
廣東惠州首個全地埋式凈水廠投入運營 作為國內地埋式污水處理產能第一的城市,廣州憑借建設地埋式凈水廠的先進經驗,實現了新型水生態基礎設施創新之路,引領國內將水污染治理與城市更新改造、生態景觀營造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新趨勢。
清華大學胡洪營教授團隊:黃河流域主要城市再生水利用狀況及潛力分析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及生態安全屏障,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空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該文件為黃河流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杭州市2021年度生態環境狀況:水質達標100%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杭州時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標準推進生態環保督察整改,高質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水平謀劃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榮獲美麗浙江考核優秀、浙江省治水考核“大禹鼎”。
2022年最新全國31省份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一覽表 2018年9月,住建部和生態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要求,要求各地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在2019年6月底前制定完成;已經發布的,要根據新的要求進行修訂。
“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澇注重排查設施薄弱環節 完善工程及應急處置體系 在城市快速發展與氣候變化雙重影響下,近年來城市內澇災害頻發,內澇已經成為影響城市防汛安全的重要問題。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關……
張辰解讀《“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行動計劃》:重排查、補短板、強規劃、增韌性 城市排水防澇系統是暴雨時保障人民生命財產與健康、社會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結合近年來相關城市排水防澇的經驗教訓,明確了重點問題的改進方向和要求,為推進城市排水防澇系統高質量建設助力。
地上造“綠”,地下治“污” 地下式污水廠未來發展何在? 傳統的污水處理廠主要采用地上式建設,占地面積較大,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產生的臭氣、噪聲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較大。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環境要求的提高,已建污水廠周邊被居住區逐漸“包圍”。城市污水收集量與處理設施容量不足矛盾,然而城市化讓城市土地成為稀缺資源。